沃旭總部發函台廠,要求已動工合約停止執行,為國內風電產業投下一顆震撼彈。去年大選後,行政院宣布取消「2025非核家園」的期程;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擬由5.8元降為5.1元,引發投資的外商揚言撤資後,經濟部聲稱將再行協商。姑且不論沃旭中止合約是否為談判手法,離岸風電的發展,如同深澳火力電廠一樣,政策反覆,已使台灣能源前景混沌不明。
回顧過去離岸風電的審查,環保、營建、文資和漁業等機關莫不全力配合,期向2025目標衝刺,但爭議不斷。例如,短期內環評案量過大,超乎環保署負荷,不無以能源的行政命令壓制法律位階環評的疑慮;行政協調不足,以致審議案件悉數被環保署退件;風場區位究應「先遠後近」或「先近後遠」,以及有否詳細調查斷層等海洋基礎資料,也掀起環評論戰;海洋生態系統在風場同時施工時能否有效保護,環團更是關心。此外,數以百計的疑似沉船,如何進一步調查確認,未來風機又如何落樁;海岸管理範圍限於水深30公尺或3浬之內,但多數風場遠在其外,《海岸管理法》只能就該範圍內的南北電纜廊道審查,對於各大風場卻難以置喙。加上絕大部分外商是否透過高槓桿操作舉借「無追索權專案融資」,也不無疑義。
環評和許可制度基本上是開發者主動申請、政府被動審查的過程,但海域能否永續,風電先進國家多為政府主動調研、全盤地規畫,提供海域的發展藍圖,讓不同使用者各得其所。然而,台灣3浬以外的海域卻缺乏具體法律和詳實規畫,未來海域能否有秩序地發展,關鍵當在「海洋空間規畫」。依據聯合國的定義,海洋空間規畫是探討人類在海域活動的時空分布和區畫利用的公共過程,旨在達成生態、經濟和社會永續的目標,建立更合理的海域利用計畫,以兼顧發展與環保,開創藍色國土的新秩序。海洋發展不僅要「規畫」而已,更需關注「管理」的體制。
台灣雖制訂了《國土計畫法》,但全國國土計畫對於「海洋資源地區」僅原則性規範,內政部和縣市政府在後續國土計畫中恐無治海能力,因此由海洋委員會制訂《海域管理法》,補足3浬外藍色國土規畫治理的空白,應為當務之急。如今,非核家園2025達陣目標既已取消,內閣和縣市首長也已更迭,針對離岸風電衍生的諸多問題,政府應通盤檢討、加強溝通,擬定穩健的風電政策、具體可行的時程、路徑圖與作業指引,並落實人才、產業與金融財務等配套,才能達成預定的目標。
(作者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
地址: 234 新北市永和區環河東路三段12號17樓
電話:(02)3233-5516 0988-799-269
信箱: imaproc1997@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