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台北報導

國防部2016年啟動「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計畫,並命名為「海昌計畫」,目前由台船與中科院合作,台船、海軍造船發展中心將於今年9月下旬前,進行主要構型研究,並於2021年9月在合約設計階段,完成潛艦設計藍圖與圖說。

海軍退役少將淡志隆表示,潛艦對國防的重要性無庸置疑,在外購無門的情況下,尋求自製亦無可厚非,而以台灣的技術,當然可以造出潛艦,問題在於怎樣性能的潛艦才值得我們投資?他舉例說,1百年前德國就造出U-1潛艇,1百年後的台灣不可能造不出和U-1同等級的潛艇,但這樣的潛艦真能上現代化的戰場嗎?

另一方面,地理環境也會影響潛艦的運用。淡志隆說,像是台灣海峽深度較淺,適合部署小型潛艦,目標則以跨海登陸的船團為主;由東北至西南間之深水海域則有利中、大型潛艦活動,目標則以航母及作戰艦艇為主。如果就單一型傳統潛艦進行投資,就得要抉擇製造小型(如5百至1千噸間)或中、大型(2千噸以上),必須有明確的作戰需求以決定潛艦構型。

他進一步提出,目前「潛艦國造」焦點都放在作戰型潛艦上,卻忽視了當有相當數量潛艦時,也必須建構自主的潛艦救難能量。潛艦若戰損或因故無法上浮而須執行搜救時,不可能仰賴美軍空運「潛艦救難艇」來台後,再以陸、海運方式送至指定地點,因此潛艦救難艇必須較潛艦更優先獲得。

他認為,對於潛艦國造能否成功的質疑,多半來自建造的難度及裝備獲得的變數,而潛艦救難艇不僅建造難度較低,裝備敏感度亦低,要引進國外技術協助的阻力理應較小。

淡志隆指出,依潛艦國造4年設計、4年建造、1年測試、1年試航,第10年首艦成軍的構想,即便外來技術、裝備與全艦設計均順利獲得,但這樣的宣示對照他國造艦經驗,實在太過樂觀。更何況首艦即為作戰型艦,在後續艦亦緊接開工下,幾乎沒有改進缺點的空間。

(中國時報)